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
比起逼着孩子学习,或许信任孩子,让孩子自己做主会有更好的效果

——虎妈

作者丨北溟

来源 | 男孩派原创

最近几天,高考中考成绩放榜,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
一边是各省高考状元被曝光,一边是有人名落孙山,与大学无缘。

都说不吃学习的苦,早晚得吃生活的苦。

但最苦的,是孩子明明也努力了,每天认认真真听课,作业也勤勤恳恳地完成,可是,一到考试,成绩就是上不去。

面对这类孩子,当父母的,都是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:

孩子还有没有未来?

我们到底该怎么办?

纪录片《差生》,讲述了一个孩子从倒数第一逆袭成为哈佛教授的真实案例,从中,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。

托德从小就是一个学渣。

成绩总排在最后一名,老师责备他,同学排挤他,对于托德而言,学校是个可怕的地方。

高中时,因为之前的成绩全部是F,所有科目都不及格,托德被学校赶了出来。
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辍学后的托德,只能靠领救济金过日子。

人人都觉得“拖后腿”的托德不可能有未来的,可托德的父母却依然深信,托德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
父亲对他说:“我不觉得你懒,你只需要去做一些挑战……”

在父母的支持下,托德决心突破一下,他报了一个门槛很低的大学,尝试研究喜欢的教育。

兴趣加上努力,托德的潜能逐渐展现。

几年后,他居然考上了哈佛的研究生。

如今,留校任教的托德已成为一名哈佛教授。

谈到托德“由弱变强”的成长之路,托德妈妈说:

“当孩子落后,他会感到疲倦,父母是他能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。

我一直相信孩子,即使他拿到很低的成绩。”
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对于成绩差的孩子,如果父母除了数落就是质疑,孩子的缺点就会被固化,逐渐失去了自信,表现也越来越差。

孩子沦为差生不可怕,可怕的是,连父母也放弃他们。

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:“当孩子感到被爱、被信任,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。”

父母的信任是激发孩子潜能的关键。

信任赋予孩子力量,让他们有勇气经历挫折,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。
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,无法相信自己

父母的接纳和肯定,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,同样,父母的指责和怀疑,将会成为孩子一生噩梦的开始。

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答:不被父母信任是怎样一种体验?

有个网友说,从伤心到自我怀疑,再到如今的自卑,抑郁,甚至怀疑别人说的每一句话。

她说她的爸爸从来就不相信他。

小时候,考完试,成绩迟迟没发下来,爸爸就认为是她没考好,故意不说。

每次学习有进步,妈妈都说,题容易,被她蒙对了。

看到她在放学路上,和男生一起回家,就认定她有早恋倾向。

全然不顾她的解释,还当着她的面,固执地往男同学家打电话质问。

有次期末考试,她感觉胸闷气短,爸爸却不相信,说是为了逃避考试才装病的。

硬挨到考完最后一门才去医院,诊断得了心肌炎,由于没有第一时间就诊,留下了后遗症。

高考时,她超常发挥,估出了很高的分数,爸爸觉得她一定考不到,为了录取,硬让她填了一个差很多的学校。

后来,哪怕是成年了,她也总是习惯性地怀疑自己的能力。

遇到挑战,她的耳畔总有个声音在说:“你不行,你做不到。”

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触手可及的机会偷偷溜走,自己连伸出手的底气都没有。

父母不相信孩子能行,孩子就不敢相信自己能行。

社会学家查尔斯·霍顿·库利曾提出“镜中我效应”: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义,是在他人的评价中形成的。

对孩子来说,对自己的定位往往是来自别人的评价,特别是父母。

总被否定的孩子,他们会陷入“习得性无助”的泥沼,缺乏主动探索的动力,缺少获得成功的勇气。

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,会导致他们深深地陷入自我怀疑中,无法建立自我价值的认同感。
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大人的信任,藏着孩子的未来

前不久,杭州一位三年级学生(化名亮亮)的作文在网上走红。
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他在作文中写道:

我是一个要长相没长相,要纪律没纪律,要成绩没成绩的一个令人讨厌的差生,谁都讨厌我,连我自己也讨厌自己。

突然有一天,天神下降了一个‘大仙’到我们班,命运也因此而改变。

在我犯错时,您对我吹一口仙气,让我明白事理,分清是非。

感受到那份暖暖的仙气渐渐流到我的心田,顺便种下了一颗自信心。

如此神通的“大仙”,到底是何来历?

原来,这个自认为是“差生”的小朋友所谓的“大仙”,正是他的班主任刘老师。

从一年级开始,亮亮对学习就没有积极性,不但天天不交作业,还经常顶撞老师。

自从刘老师3个月前接管亮亮的班,亮亮突然变得和以前判若两人了,不但肯写作业,还会在周记里反省自己犯下的错误;

以前宁愿留堂也不肯订正错题,现在也都在当天订正完。

短短3个月,把一个调皮厌学的孩子变成了勤奋上进的孩子,刘老师究竟用了什么法宝?

刘老师笑着说:“我不是什么大仙。只是从孩子闪亮的眸子里,看到了他对信任的渴望。”

亮亮还告诉刘老师,从一年级到三年级,自己每次犯错后,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,都只是责怪他,从来都不肯相信他,所以他觉得没有必要再做一个“乖孩子”。

我们信任孩子,才能赢来孩子的信任。

一旦这条纽带被某一方解除,接下来,孩子在成长道路中,将会和家长渐行渐远。

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反复提到:

成人一定要充分信任孩子,这样才能保护孩子的自发性。

孩子就像一颗种子,天性中包含着向往美好的潜能。

被信任滋养的孩子,有爱的力量推动着前进的步伐,才有自己破土而出的勇气。
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夸孩子一万句,不如说一句“我相信你!”

育儿专家黄静洁曾在书中写道:

“父母对孩子信任度的大小,决定了孩子的能力大小,相信孩子内在的力量,他们会自我修正完善,最后会变得更强大优秀。”

父母的信任,是亲子沟通的“基石”。也是孩子面对未来人生的底气。

父母多给予孩子一分信任,孩子便会多一分自信。

我们夸赞孩子一万句,不如跟他说一句“我相信你!”

1. 夸一夸,相信孩子的能力

相信孩子可以,可以激发出孩子内在的潜能。

还记得那个独臂篮球少年张家诚吗?

他是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,替CBA复赛开球......

在与专业运动员单挑的球赛中,张家诚胯下运球行云流水,单手投球自然精准。连NBA球星库里为他拍视频加油……
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诚然,光鲜的成功背后,离不开他日积月累的坚持,但是,更离不开父母的信任与支持。

5岁时,失去右臂的张家诚,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写字,吃饭,但妈妈从不对孩子说“你不行”,而是鼓励孩子一点点克服困难,不断尝试。

这种信任的力量,让张家诚跨越了逆境,单手托起了一个篮球梦。

2. 听一听,理解孩子的行为

任何时候,都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结论、贴“标签”。

要相信孩子的品质、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。

朋友的儿子,刚上小学时,学习成绩不好,还常常闯祸,老师三天两头打电话来告状。

可朋友却从来不轻易责备儿子,而是无条件信任孩子,跟他多沟通,了解他的真实想法。

她说:就算儿子有很多缺点,大家都说他不好,在我眼里,他依然是一个好孩子。

最后,小学成绩垫底的孩子,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,以最好的成绩回报了妈妈的信任。

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,父母相信孩子,给予孩子积极的暗示,孩子就会在正向反馈中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。

3. 等一等,尊重孩子的自由

信任孩子的判断力、定力,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,让孩子学着管理自己。

教育专家尹建莉的女儿圆圆,小时候,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。

整个小学阶段,圆圆都是记不住写假期作业。

每次都是离开学只剩两三天了,才想起来还有假期作业这回事,总是急得要哭。

到了初中,孩子才学会了自己安排好假期作业。

高中时,圆圆经常管不住自己,会玩游戏、看漫画、看小说。

她自己也很纠结,在书桌前贴了两张纸条,上面写着:

“再不用功就没书可读了”

“再玩游戏就是猪”。

最终,“自由”的圆圆,考上了很好的大学。

每个孩子,在自己生活和学习方面,都是心里有数的。

让孩子自己去做、去决定,相信她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,这样,他们才不会因为不被接纳走上叛逆的道路,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。
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从倒数第一到成为哈佛教授: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逼着孩子学习

电影《功夫熊猫》中,乌龟大师与浣熊师傅有这样一段对话:

浣熊师傅:桃子不能打败大龙。

乌龟大师:也许可以呢,只要你愿意对其谆谆教导,悉心培养,内心充满信念。

浣熊师傅:我该怎么做呢?我需要你的帮助,大师。

乌龟大师:不需要,你只需要相信。

教育家陶行知说:“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:相信孩子!”

每个孩子,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赏识和信任。

一句饱含爱意的“我相信你”,会点亮孩子的心灵,唤醒他们的内驱力,释放出无限的潜能,绽放出灿烂的未来。

每一个男孩,都是妈妈的软肋,也是铠甲。

养得好聪明又绅士,养不好费心又劳神。